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2章 数据统计

秋天可真是个繁忙的时节,各项数据要一一归纳计算,然后呈递给北望岛的统治者小李先生。

如今李子园手中便有这么一份至关重要的文件。

今年的粮豆总产量1500吨出头,其中约百吨留种,剩下的1400吨粮食显然不足以满足如今总人口数将将突破一万四千关卡的北望岛上下,渔产品的产量必须达到3000吨才能让补上缺口,让温饱了三年的北望岛继续温饱下去。

据文件所述,渔汛的首月,小渔船平均捕捞量在70至100吨之间,论平均渔获已经达到了北渔系列捕鱼船的70%,而它60吨的标准排水量却只有后者的40%。这很好地证明了先前的观点,即小些的渔船捕鱼效率更高,至少北渔系列的大肚腩在渔港附近没有优势,大家都是天黑回家歇息,你一天捞到晚却并不能比我多捞太多。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大小17艘在北望河口捕鱼的渔船便收获了刚好1500吨的水产,让李子园有些哭笑不得,这是要跟苦逼的农民伯伯比谁收得多吗?好吧,那是你们赢了,毕竟渔汛还有近两个月,接下来的一个月鱼流量最是汹猛,然后会慢慢减少。

因此,哪怕剩下的两个月总捕捞量只有这个月的1.5倍,李子园也无需担心粮食的问题。

有了数据的支持,李子园便有打发剩下两艘北渔系列到更远些的地方捕鱼的想法了。后世毛子在库页岛及其周边鲑鱼的年捕捞量在20万吨上下,最差的年份也有近10万吨。而这,却是鲑鱼资源被滥捕滥捞后的产量。

可惜太远,渔汛期太短,没有渔港的支持它们出去还不如待在北望河口。因此,李子园非常自然地选择把它们也赶去海参崴了事。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船厂又有5艘渔船下水,惹得水手们一阵争抢。

李子园摇摇头,自言自语道:“某个行业的利润太高可真不是好现象。”

后期一定要提高准入门槛,而且鲑鱼的价格必须得降下来,得与粮食平齐甚至更低,不然李子园可没法给现役的水手们交代。

这几个月的收获可不仅仅是粮鱼。首先便是李子园贸易利润的大头,天蚕丝。

天蚕园主管章泉为了能多多生产天蚕丝,可是在控制区内到处寻找适合天蚕宝宝的栖息地。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天蚕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产量比去年有了不小的提升,达到49公斤之多。这个结果让章泉和李子园二人都感到满意。

其次是玻璃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